摘要
下载 Docx
阅读更多
有着六千座有人居住的岛,印尼是世界上人口第四多的大国,约有两亿七千万人,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。群岛上三百多个民族的地区性历史、宗教和生活方式,都深刻地反映在他们的艺术与文化之中。自古以来,印尼的原住民们就信仰着自然界的神灵,并定期举行祭祀活动,祭拜山岳、树木、河流,以及动物族人。峇里岛的面具制作艺术正是源于这种信仰,使其一直延续至今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印度教以及其他信仰体系的元素也被融入这种艺术形式。其戏剧性的色彩和设计代表着各类神灵或是先祖之魂,峇里岛的面具被认为是非常神圣的。最常见的面具代表是「巴龙」和「兰达」(杜尔迦)的角色,他们总是携手出现在祭祀舞蹈中。在印尼的许多地方,部落或村庄的舞蹈都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。这些舞蹈包括治疗、祈求风调雨顺、大丰收、趋吉避凶或其他目的的舞蹈。「胡杜克」是一种传统面具舞,由东加里曼丹省的原住民达雅人,在九月到十月的丰收节庆期间表演。「托宾舞」是另一种面具舞蹈,流行于爪哇和峇里岛,其表演目的多种多样,例如说故事、礼拜场合或是娱乐。最初该舞蹈的主题是以大自然和祖先崇拜为中心。后来关于国王和英雄的冒险故事,譬如爪哇王子潘吉的传说被纳入其中,及印度史诗,譬如《罗摩衍那》和《摩诃婆罗多》。保存于选定图书馆的潘吉传说手稿,于二○一七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中,标志着它对印尼和世界文学的重要性。